2010年2月7日 星期日

「艋舺」--飄散著義氣的古老城鎮

 

艋舺的兄弟們

圖片來源--http://www.mongathemovie.com/ecard/

「艋舺」--飄散著義氣的古老城鎮

喚起了古老神祕的氣氛

浪跡天涯的兄弟的義氣

飄盪在它的空氣之中

「艋舺」啊!「艋舺」

你是否可以接納兄弟們的豪氣!

你是否可以撫平兄弟們受傷的靈魂!

電影「艋舺」是在講一群講義氣的兄弟的故事,令人動容,電影提到說:「「艋舺」清朝到日據時代,一直都是台北最熱鬧的商業中心。」日據時代【應該改稱日治時代】--這以後再談。

但是許多人不明白,為什麼一提到艋舺,一定會提到黑道或是兄弟們?這個問題要追朔到台灣歷史的清朝時代---就是所謂的清領時代開始談起。

康熙22年(西元1683年),施琅攻台,康熙23年,台灣正式納入清朝版圖,設立一府三縣,隸屬於福建省。

但是清朝政府的康熙對台灣毫無認識,認為「得之無所失,失之無所損」,想要放棄,但由於施琅用戰略地位的理由,最後清朝政府只好留下台灣,這是很有名的台灣棄留論。

只是滿清害怕台灣變成反清復明的基地或是海盜聚集的場所,因此採取了「消極治台」的政策---頒布了渡台三禁-- 

 1.不准攜家帶眷

2.不准廣東人來「因為廣東人許多是海盜」

3.需要有開墾執照

甚至於派到台灣的官吏------是一些品德有問題的被流放的官員 ,貪官很多--他們無心治理台灣,因此有「三年官兩年滿」的說法。所以這些移民只好互結幫派,由角頭老大來管理大大小小的事務。表示不同幫派的方式是刺青(紋身)。或者也是表達出一種身上相同的標記,互相幫忙及團結的表徵。

可是大陸東南沿海因為山多田少,台灣變成了具有吸引力的土地,許多人冒著生命危險橫渡黑水溝﹙台灣海峽﹚,所以這些移民存在著---喜愛冒險,不畏強權勢力的根性。因此這些人帶著原鄉記憶或信仰「如龍山寺的神明」渡海來到充滿生機與挑戰的土地。

他們許多被稱為「羅漢腳」死無人哭,所以要結合起來互稱兄弟,互相扶持的度過每一天。他們面對的是不同的挑戰--與原住民與清朝政府等等,與不同村莊之人---因為清朝政府利用族群之間矛盾製造相互之間仇恨---引發許許多多的械鬥,其中有名的抗官事件是林爽文事件,由於林爽文是閩南人,所以清朝利用客家人去平亂,之後還嘉許他們是義民,甚至於把諸羅縣改稱為嘉義縣,許多客家村莊也拜起了義民爺了。

在清領前期(1684~1858年)未開港前,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,隨著台灣移民辛苦的開墾,艋舺愈來愈繁榮,已經成為北部重要城鎮,有許多古蹟如龍山寺或艋舺祖師廟等等存在著見證這段輝煌的歷史。

 

  萬華祖師廟

圖片來源---http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8%89%8B%E8%88%BA%E7%A5%96%E5%B8%AB%E5%BB%9F

 

電影裡面提到的廟口,是許多人聚集的地方,商賈雲集,熱鬧非凡。當然也有許多幫派互相血拼争地盤,拼得你死我活。

後來又由於頂下郊拼---為在1853年發生於艋舺分類械鬥。械鬥當事一為以泉州三邑人為主的頂郊,另一則為以泉州同安人為主的下郊廈郊

此械鬥,同安人落敗,並敗走大稻埕。艋舺地位漸漸由大稻埕取代。

日治時代的時候,艋舺是漢人聚集之處,而日本人把劉銘傳的台北城進一步擴充,叫做城中區,建了八角(聽說是用八卦陣陣煞之用)紅樓(今天的紅樓劇場),也把亂葬崗改造成西門町,這時的艋舺儼然成為當時足以對抗日本人的地方了。之後日本人把艋舺改稱為萬華,少掉了一點點些艋舺威猛的形象

延伸閱讀---

頂下郊拼

 [ 我為什麼反對電影艋舺。]以文找文 

 艋舺電影的官方網站文字寫道:

 

在這部電影中,
我們將透過社會底層少年們的眼,
看到拓墾、強悍、團結、突圍、生猛而豔麗的艋舺精神
看到艋舺綻放炫目的瑰麗聲色,
看到過去的黑暗,與榮耀
 

艋舺電影官方部落格: 

 
 
 

 

沒有留言: